新华网四川 > 正文
2023 07/1417:35:18 来源:

“一个观众的剧场”让空巢不“空心”-j9九游会官方登录

2023-07-14 17:35:18    来源:
字体:
分享到:

  新华社成都7月14日电(记者张海磊、唐文豪、龙泠宇)“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夏日午后,歌声从成都市锦江区水井坊社区双槐树街90号院的一栋老式居民楼里传出。

  没有专业的音响、灯光,也没有乐队伴奏。志愿者杨晓清正在深情演唱,她的观众只有87岁的谷君怡。老人边听边跟着哼唱,还不时竖起大拇指。一首《母亲》唱完,表演者和听众手牵着手,眼含热泪。

  6月29日,在成都市锦江区水井坊社区谷君怡老人家中,杨晓清为老人朗诵诗歌。新华社记者 唐文豪 摄

  “一个观众的剧场”是在民政部门指导、支持下,由成都市爱有戏社区发展中心和社区志愿者共同发起的公益项目,志愿者们定期走进孤寡、空巢等特殊老年群体家中,以艺术表演的形式,送去温暖和关爱。

  客厅、床边成了舞台

  成都市爱有戏社区发展中心是在锦江区水井坊社区培育发展起来的社工组织。爱有戏社区发展中心副主任张利君介绍,他们走访调研发现,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变好,但大部分独居老人却感受到寂寞、孤独。因此,从2011年开始,他们把喜欢唱歌跳舞的志愿者组织起来,把客厅、床边当成舞台,为老人送文艺上门,后来发展成“一个观众的剧场”项目。69岁的杨晓清就是第一批志愿者。

  6月29日,在成都市锦江区水井坊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杨晓清(右)和志愿者陈强(左)与社区工作人员提前交流受助老人情况。新华社记者 唐文豪 摄

  成华区保和街道胜天片区以保障性住房小区为主,片区内孤寡、独居等空巢老人较多。77岁的关润是低保户,常年独自一人在家。虽然有两个女儿,但平时如果他身体没有什么问题的话,只有过年才有机会和子女们见上一面。

  十几平方米的客厅被关润收拾得干干净净。孩子们的山地自行车、吉他、玩偶摆件……静静地摆放在房间角落里,仿佛子女们依旧陪伴在老人身边。关润说,他眼睛不好,平时也不会用智能手机,只有桌子上的收音机陪伴他打发了无数个日夜。

  7月6日,12岁的小志愿者晏俞轩来到老人家中,家里的宁静被悠扬婉转的竖笛声打破。“平时一个人,好久没有这么热闹过了!”关润眼神里满是期待。

  除了表演节目,社工组织还整合资源为老人购买慰问品,志愿者们也发挥特长,陪老人聊天、检查身体。

  6月29日下午,杨晓清和志愿者陈强来到谷君怡老人家。只见谷君怡穿一件蓝白花的背心,正坐在椅子上看电视。自从患有膀胱癌后,她开始行走困难,走路要靠辅助器。“血压控制得怎么样?”杨晓清退休前在部队从事医疗工作,有一定的医护经验。每次去老人家,她还携带电子血压计、体温计为老人进行基本的生命体征监测。

  6月29日,在成都市锦江区水井坊社区谷君怡老人家中,杨晓清为老人表演舞蹈。新华社记者 唐文豪 摄

  “我们给你表演节目,你喜欢吗?”老人左边耳朵听不清,杨晓清贴在她右边耳朵处大声问道。

  “喜欢。”听到节目,谷君怡露出笑容,拍起手。

  歌曲《南泥湾》《母亲》,诗朗诵,舞蹈……宽敞的房间里顿时热闹起来。

  “每个人都会老去”

  杨晓清说,她已经当了十余年志愿者,唱歌跳舞是这些年一直坚持的爱好。

  每次去上门表演,她都会自带一个工具包。里面有一个小扩音器,要提前把需要放的配乐拷进优盘里;一个节目本,上面记录着从2012年开始写的歌词、节目规划;还有表演民族舞蹈时用得上的服装道具……

  6月29日,在成都市锦江区水井坊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杨晓清(右)和志愿者陈强(左)在排练节目。新华社记者 唐文豪 摄

  虽然只有一个观众,志愿者们每次都一丝不苟、情绪饱满地完成演出。为了使自己的表演更专业,杨晓清每周还要到老年大学学习舞蹈、诗朗诵、合唱。

  志愿者陈强今年已经85岁,他说,身边很多同龄人因为身体原因走不出家门,他想把外面世界的变化讲给他们听。为了给老人们讲好故事,他看新闻,跟别人聊天,收集身边的好人好事、家门口的变化,再自己组织语言。“老人一般喜欢听老歌,要准备一些这种节目。”陈强说。

  据介绍,在成都,“一个观众的剧场”项目有固定志愿者2000多人,涵盖社区退休群体、学生群体、企事业单位人员等。

  晏俞轩虽然小学刚毕业,但做志愿者的经验丰富。每次从社区到老人家的路上,他都是边走边练要表演的节目。到老人家里后,他会细心观察,从老人养的鹦鹉、墙上的画等细节处打开话匣子。

  7月6日,在成都市成华区保和街道胜天片区党群服务站,晏俞轩(右)和小伙伴在入户志愿服务前参加培训。新华社记者 龙泠宇 摄

  成华区还有一个老年舞蹈队,最初5、6个人跟着社工去老人家,去的路上他们还担心“家里空间太小,演不开”,可当表演了一次后便一发不可收拾,不仅团队里的30多人全部参与,每年暑假他们还带着孙子孙女一起。

  “每个人都会老去,我们也希望老了不这么孤单。”杨晓清说。

  “你们就是我的家人”

  目前,“一个观众的剧场”项目已经从成都的水井坊社区走向全国。107个城市、2000多个社区已为上万名老人提供了“文艺服务 支持陪伴”的服务。

  杨晓清说,十余年里,很多她服务过的老人已经去世,但收获的那些点滴感动是她持续坚持下去的动力。

  十一年前,她来到80多岁的肖青云大爷家。老人离婚后,独自抚养一个60多岁、患有智力障碍的女儿。

  第一次上门时,只见肖大爷和女儿的床挨着,每个床旁有个小板凳,两人一前一后坐着看电视。表演节目时,肖大爷非常开心,一直鼓掌。但他女儿低着头,偶尔抬头看一下再低下,仿佛置身于热闹的环境之外。

  后面每次上门,杨晓清称呼肖大爷的女儿为肖大姐,她教给肖大姐抬头看节目,也教她笑。再后来,肖大爷惊喜地告诉她,女儿正在发生变化:会主动招呼人了,会跟着哼唱儿歌,也开始帮着扫地、洗碗……

  有一次,杨晓清无意中听到肖大爷说,从未听过女儿叫爸爸。于是,她慢慢教肖大姐说“爸爸,我爱你”。害羞的肖大姐一开始不好意思,后来一字一句地说了出来。听到后,肖大爷嘴唇发颤,眼睛里噙满泪水,杨晓清也为之动容。

  还有一位老人身体残疾,一直独身一人生活。杨晓清、陈强和另一位志愿者经常到他家表演节目,时间一长,老人和三位志愿者无话不说。

  有次当地媒体曾组织为老人拍全家福的公益活动。老人告诉杨晓清:“我没有亲人,你们就是我的家人,想邀请你们三位志愿者和我一起拍个全家福。”

  如今,虽然老人早已去世,但那张合影杨晓清始终珍藏着。

  成都市民政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空巢老人的情感需求值得关注。“一个观众的剧场”温暖了老人,让空巢不“空心”,也有效推动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

【责任编辑:蒋燕】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