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 > 正文
2023 06/1916:29:21 来源:

瞭望丨创新驱动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j9九游会官方登录

2023-06-19 16:29:21    来源:
字体:
分享到:

  ◇“先确权、后转化”的新模式,充分促进科技成果在蓉转化。成都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至今,累计完成分割确权1300余项,新创办科技企业530余家,带动社会投资近300亿元

  ◇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构建了从靶点发现到中试生产全生命周期的科研功能平台109个,累计落户重要产业项目300余个,聚集引进高素质产业人才1.1万余人,已走出5家上市企业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王丁 任硌 叶含勇 李倩薇

  在成都市天府新区集成电路设计创新公共平台工作间,工作人员将待检芯片放上“静电放电cdm 测试仪 o3”(2023 年 2 月 15 日摄)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体制改革激活“沉睡”的科研成果,“建圈强链”做强产业支撑,科技创新策源力正积极蓄势……创新,正是成都驱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集聚139家国家级创新平台、3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2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增至1.14万家,科创板上市企业17家……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引领下,2022年,成都全市gdp历史性地突破2万亿元,位列全国第七。

  创新动能蓄势突破

  在成都高新区成都辰显光电有限公司无尘车间里,国内首条micro-led显示屏全制程中试生产线正在运行。

  “这块可穿戴设备的屏幕,仅手表大小的面积,上面却聚集了52万颗led芯片。这种新型显示屏生产难度大,我们通过自主创新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辰显光电资深工程师姚志博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通过中试,公司的首条量产线不久后也将落地成都高新区。

  作为成都首个万亿级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正积极发挥引领作用。在“新赛道”塑造新优势,成都大力实施“建圈强链”行动,聚焦电子信息、医药健康、数字经济、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重点产业,制定“建圈强链”行动指南,助力城市创新发展。

  在天府新区集成电路设计创新公共平台工作间内,“超声扫描显微镜”探头对芯片进行扫描。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在成都市新津区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一列带有“h2”标志的蓝色列车正在测试。这是成都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于2022年底下线的全球首列时速160公里氢能源全自动市域a型车。

  轨道交通创新成果在园区不断涌现。2021年,新筑股份创新推出时速160公里内嵌式磁浮交通系统,目前正向商业化推进。在企业培育、科技创新、人才招引等“建圈强链”政策助力下,园区已围绕“链主”企业聚集轨道交通产业上下游企业50多家,在地引育创新平台11个,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原始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引领下,四川天府新区正为创新策源积蓄力量。在这里,首批天府实验室已建成运行,聚集“中科系”“中核系”国家级科研机构26家,落地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超算成都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96个,引进清华、北航等校院地协同创新项目65个。

  “天府新区正着眼于科技研发‘从0到1’以及科技成果转化‘从1到100’的突破,力争形成一批首创性、带动性的研究成果,并筑牢创新成果转化的服务支撑。”四川天府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陈历章说。

  创新为企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新都基地总经理刘文军说:“尽管科伦在大输液、抗生素等领域保有优势,但创新步伐一刻也不能停。”

  2012年以来,科伦药业累计投入超百亿元用于创新研发,近20项1类创新药相继进入临床研究和申报生产阶段,十余个创新项目和专利实现了对欧美发达国家的海外授权。2022年,科伦药业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联合高校及科研院所组建“生物靶向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创新动能正在蓄势突破。”成都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丁小斌说,成都已集聚139家国家级科创平台,已形成3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和2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增至1.14万家,科创板上市企业17家。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中,成都科研团队主持和参与的3项成果入选。

  体制改革充分激发创新活力

  “在2010年到2015年的6年里,我们学校只有14项专利得到转化。而2016年至今,职务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分割确权达277项,作价入股成立科技型创业公司20多家。”西南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董事长康凯宁说。

  长期以来,高校职务科技成果转化难,使得许多创新成果“沉睡”在实验室,无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亟须成果转化体制改革,破除制度障碍。

  2016年,在总结西南交通大学经验的基础上,成都出台新政,明确职务发明人可对科技成果享有不低于70%的股权,这在全国属于首创,被称为科技界的“小岗村”改革。2020年,成都“加码”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在产权制度、国有资产管理等方面改革创新。

  “先确权、后转化”的新模式,充分促进了科技成果在蓉转化。改革至今,4所在蓉高校入选国家改革试点,占全国10%,37家在蓉高校院所和国有企业入选四川省专项改革试点,累计完成分割确权1300余项,新创办科技企业530余家,带动社会投资近300亿元。

  除了破除制度障碍,资金也是助力企业跨过科创“死亡之谷”的重要因素。

  在成都市成华区龙潭工业机器人产业功能区,一家诞生于大学生创业园的企业,在成立9年后成为第三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品远销德国、意大利等20多个国家。

  这家企业是成都卡诺普自动化控制技术有限公司。在企业成长过程中,政策护航体现在多个方面:除了成华区提供的租金补贴以及知识产权、税务等方面免费培训外,在2019年因扩大规模遇到资金困难时,企业申请到1000万元成都市专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推出的“科创贷”,缓解了资金压力。

  “在科技型企业初创期,依靠传统抵押物是很难获得融资的。”丁小斌说,为破解这一难题,2014年,成都创新财政投入方式,将传统的“拨款”改为“贷、投、贴”模式,创新推出“科创通”平台,与银行共同成立风险担保资金池,设立“科创贷”产品。

  经过多年发展,“科创贷”风险补偿资金池总规模已增至145.49亿元,合作银行17家。仅2022年,“科创贷”就帮助154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银行信用贷款77.01亿元。丁小斌说:“成都现有的17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中,有15家获得过‘科创贷’的助力。”

  2021年,成都推出“人才贷”“成果贷”“研发贷”等新产品,为科创企业注入更多金融活水。

  成都规划建设11个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建成一批成果转化应用平台。创新“技术经纪人”培育方式,在全国率先开展技术经纪人职称评定,让其更好地在科技成果供给端和需求端发挥“科技红娘”的作用。

  创新生态持续优化

  今年3月6日,一个100余万平方米的“中试 ”生态园区在成都高新区揭牌,该生态园将打造集研发、中试、检测、人才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创新生态。成都高新区还计划设立50亿元的国内首只中试平台建设基金,聚焦功率半导体、智能传感芯片、生物药物cmo等十大方向助推中试平台布局。

  中试一端连着创新,一端连着产业,是将前沿技术转化为规模化产品的必要环节。成都高新区科技创新局相关负责人说,“‘中试 ’生态包含高校院所、中试平台、专业孵化器、天使基金、龙头企业五大主体,致力于推动优质创新成果实现专业且高效的转化。”

  推动中试平台发展是成都持续优化创新生态、加强科研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一个缩影。

  以生物医药企业为例,为促进产业发展,成都已建立起覆盖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的产业培育体系,为企业提供人才、资金、场地、平台等全要素服务。

  2021年7月,成都凌泰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入驻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bio-link生物医药孵化器,宋旭博士带领团队在此潜心研发lncrna创新药物。目前,凌泰氪开发了全球领先的lncrna介导的靶向嵌合体技术(lnctac),可针对传统“不可成药”靶点进行创新性核酸药物的开发。

  “天府国际生物城发挥园区集聚效应,搭建良好的公共服务平台,并且出台了一系列措施降低企业成本、优化营商环境,良好的创新环境让我们团队能潜心科研。”宋旭博士说。

  创新活力正在此积厚成势。在已开发的9平方公里土地上,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构建了从靶点发现到中试生产全生命周期的科研功能平台109个,累计落户重要产业项目300余个,聚集诺奖得主团队5个,院士团队4个,聚集引进高素质产业人才1.1万余人,已走出5家上市企业,助力成都高新区在科技部发布的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实力排行榜上排名第3。

  从聚人才、聚资源、聚产业到给市场、给资金、给机会,成都正紧抓发展机遇,深耕创新土壤,使一大批创新主体在这片土地上迅速生长。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22版全球创新指数(gii)的“科技集群”百强榜中,成都位列全球第29位。(《瞭望》2023年第25期 )

【责任编辑:徐梦帆】
网站地图